
百草手路菜
由鼎灣在地媽媽帶領的團隊,一大早從準備社區供餐的良心良食開始,一路到熬煮出迷人的百草茶飲。

材料: 雞腿、枸杞頭、當歸、紅棗、米酒、水 作法: 1. 雞腿洗淨切塊備用,枸杞頭、當歸洗淨備用。 2. 先煮一鍋滾水,把切塊的雞腿川燙去血水。 3. 將燙好的雞腿、枸杞頭、當歸、紅棗、米酒、水一同放入鍋中,開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即可。 鼎灣村有野生枸杞,不只枸杞頭,枸杞葉也是開天仙帝常指派的藥方之一。

(1) 草仔粿 ( 鹹 ) 皮:艾草、在來米粉 餡:香菇、筍乾、豆豉、( 豆干 ) 粿葉:黃槿、七月則用一小塊圓圓的美人蕉葉「蓮蕉葉」( 七夕粿 ) 作法:艾草打碎跟在來米粉混合起來做成,將皮填入內餡一起蒸,底下墊粿葉。 (2) 草仔粿 ( 甜 ) 材料:艾草、花生、蔗糖、粿葉 ( 黃槿 )( 皮可用艾草,或南瓜,或地瓜 )艾草加澎湖花生很有澎湖意象,可以傳達出在地的文化意涵。 在宴席菜上吃了開心,也代表好的結尾。

材料: 菜豆、臭肉魚干、三層肉絲、米粉、蒜頭 做法: 1. 鍋中熱油,將蒜頭炒香,再放入菜豆、 臭肉魚干、三層肉絲一起炒。 2. 加入醬油、鹽、烏醋、加水燉菜豆,再放入米粉一起煮軟即可。 臭肉魚又叫臭肉鰛,中文名稱為小鱗脂眼鯡 (Etrumeus micropus),製作臭肉魚干須從新鮮魚獲經過浸泡鹽水、蒸熟、冷卻、日曬、去骨等五個步驟才能完成。

材料: 花菜干、三層肉絲、蒜苗段、蔥段、蒜頭碎、辣椒碎 作法: 1. 白花菜乾洗淨先川燙後備用。 2. 熱油鍋先將蒜頭碎及辣椒碎先炒香,再放入燙好的白花菜乾拌炒一下,再放入三層肉絲一起炒。 3. 最後放入蒜苗段及蔥段略炒後,再加一些醬油跟鹽巴調味即可。 大花咸豐草嫩葉燙過後,再跟著下去拌炒也很好吃。

材料: 雞肉、九層塔、薑、蒜頭、冰糖 作法: 1. 冰糖先炒過,接著加薑片用沙拉油或葵花油去煸炒。 2. 再將雞肉加米酒、醬油、蒜頭一起去炒。 3. 等快熟時,再從旁邊淋麻油,再放九層塔翻攪炒熟即可。 可試試加入黃荊 (埔姜),很適合這邊環境同時也是香料植物,有提味層次的作用。

材料: 五花肉、花生、小魚乾、醬油 、冰糖、辣椒、蒜頭 作法: 1. 臭肉魚乾 (或沙丁魚) 炒乾、將三層肉先川燙後切片、土豆先浸泡軟備用。 2. 首先炒三層肉,炒到表面恰恰 ( 焦黃色 ),加入蒜頭、辣椒炒香。 3. 加冰糖再下去炒、再加臭魚乾、三層肉一起炒。 4. 加入醬油和水燒煮到食材入味即可。

材料: 豬肚、曬乾辣椒頭、米酒、水 作法: 1. 將曬乾辣椒頭洗淨,塞到豬肚裡, 用牙籤封口。 2. 加水、米酒,使用燉鍋燉2小時即可。 由於燉煮過程不加鹽,可試著加入番杏 葉,本身帶鹹,可取代鹽,並增加風味層次。

材料: 蘆薈、排骨、水、鹽、米酒 作法: 1. 蘆薈去皮留內薄片,洗淨黏黏的部分,切長條備好。 2. 把排骨川燙好,加入蘆薈、鹽、水、米酒一起下去電鍋燉,外鍋倒三杯水。 燉煮時,可以加個幾片山苦瓜葉,不僅可以增香,適當的苦味又可以提升湯品 的口感層次。
